复旦榜新鲜出炉!中大医院46跃升12位!_中欧体育app全站_zoty中欧体育官网

中欧体育app全站.复旦榜新鲜出炉!中大医院46跃升12位!

发布时间:2024-02-19 16:03:11 来源:zoty中欧体育官网 作者:zoty中欧体育 中欧体育app全站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位居百强医院第46位,比上一年度跃升12位,位列复旦版进步最快医院排行榜第2位。

  11月20日下午1:30,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正式发布,全国百强医院榜最新阵容新鲜出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位居百强医院第46位,比上一年度跃升12位,位列复旦版进步最快医院排行榜第2位。重症医学科排名全国第2;放射科排名全国第5;肾脏科排名全国第12。肾脏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心理精神科获华东榜提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是我国首批临床重点学科、国家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唯一重症医学诊疗中心、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团队。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内重症医学高峰学科,一直引领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

  把高水平救治作为学科的立身之本。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形成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治为核心的专科救治体系,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为重症医学规范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中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质量控制标准,在29省1025家医院进行常规重症医学质控。牵头及参与制定了28项国内外重症疾病诊疗指南及共识,制定全谱系重症疾病的规范评估及诊疗流程(60项),初步构建了我国重症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构建远程信息实时采集的AI和VR赋能新型Tele-ICU,实现远程辅助决策支持。建成覆盖全国29个省216家医院的重症医学协作网络,服务范围覆盖约2亿人,年救治重症患者2万例。

  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重症医学人才。学科始终将人才培养摆在学科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我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和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通过教学改革、规划教材编写、专科专项技能培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医学继续教育及师资培训等重要举措探索我国重症医学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我国重症医学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2名,国家高层次人才获得者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人才6名;培养重症医学硕士、博士500余人,培训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进修生3000余人;牵头重症呼吸支持协作组、体外生命支持协作组等,开展规范化培训及技术推广超过300次,覆盖学员超万人。持续为全国重症医学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引领着我国重症医学科人才培养。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长期动力。学科紧扣应急重症的关键问题,凝练主攻方向,专研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机制、早期诊断、精准化治疗,着力构建重症医学临床及生物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并促进转化应用。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在包括世界顶尖医学期刊NEJM,及重症医学顶刊AJRCCM、CCM等发表,近5年发表SCI收录期刊近200余篇。取得了影响广泛的科研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学科在抗击“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救援、抗击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等百余次重大医疗救治任务面前,担负起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单位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突发的危急关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共派国家及省级专家215人次驰援一线,包括以邱海波和杨毅教授为代表的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52人次,在武汉、黄石、吉林、新疆、黑龙江、新疆、辽宁、云南、江苏、福建、甘肃、陕西、内蒙、天津、山西、上海、四川、海南、等全国60余地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工作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巾帼文明标兵、江苏省道德楷模等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首批认定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导、主任医师,东南大学副校长。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总编辑、美国重症医学杂志(CCM)中文版总编辑。

  邱海波教授从事重症医学临床、科研、教育三十余年,伴随着中国重症医学从萌芽到壮大,作为国内学科领军人物为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建立和规范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历次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重症患者救治领域,发挥引领性作用:先后参与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全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并多次担任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成功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长期从事ARDS/sepsis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近200篇,总影响因子700余分,他引4000余次。部分论文发表在NEJM,Intensive Care Med,Clin infect Dis,Crit Care Med,Crit Care,Anesthesiology等专业期刊及专业Q1期刊。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卫生部重大行业专项等课题3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荣获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白求恩奖章、全国最美医生、全国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女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会长。

  作为国家及省级重症医学专家杨毅教授以精湛的医术在抗击重症甲型禽流感、南京7•28事件和昆山8•2爆燃事件、盐城风灾救援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担任组长或专家,为重症患者的救治做出突出贡献。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先后担任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重症医学组组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转战江苏及全国20余地,完成历次任务。同时开展大量科学研究,针对重症新冠患者制定了新冠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治疗流程,在全球首次提出清醒俯卧位理念,针对高流量患者首次提出无创Test理念,制定无创及有创通气的治疗策略;相关内容发表在AJRCCM(IF 30.528 ), Lancet Digit Health(IF36.051),JAMA Network Open, Annal Intensive Care上。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五洲女子科技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1部;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江苏省唯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A类、“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创建之初便设立了放射科,我国老一辈著名放射学家荣独山、邱焕杨、张秉彝、蔡锡类等教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八十余年尤其是近十年的建设,中大医院放射科高速发展,位居中国放射专科综合排行榜第五名(2021复旦版),医学影像学专业排名第一层次A+(2021软科)。已获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2013)、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重大疾病智慧诊疗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0)、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2022)、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15)、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2016)、江苏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2004至今)、江苏省介入诊疗中心(2010)、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学重点实验室(2007)、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至今)、江苏省优势学科(1-3期,2011至今)、江苏省品牌专业(1-2期,2015至今)。

  1989年科室引进江苏省首台磁共振扫描仪,2007年安装国内首台7.0 T Micro磁共振。近期引进了多台高端 CT、MRI、PET/CT、PET/MR等设备,又使得中大医院放射科增添了飞翔的翅膀、驶上了更快的车道。学科已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与优势,以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分子影像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学科获得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重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学科发表论文400余篇,包括Lancet Oncology、Radi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Advanced Materials、PNAS等重要期刊,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等。

  学科团队实力雄厚,已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带头人滕皋军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揽国际三大介入学会——美国、欧洲、亚太介入放射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负责人居胜红教授为获得多项国家高层次人才荣誉。成员包括中组部火炬计划获得者、长江讲席教授、达摩院“青橙优秀入围奖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培养人才等,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实力强劲、多学科交叉且富于创新的医教研团队。

  学科成员在国内外各级专业学会中担任重要职位,学术地位及临床水平得到广泛认可。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亚太介入放射学会(APSCVIR)主席(2016-2018),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2011-2017)、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常务委员,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理事长,教育部医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粒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介入诊疗规范化专家组共同组长,国家卫健委肝癌诊疗规范化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放射粒子分会主任委员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始终秉承“厚德、精业、敦行、至善”的精神,重视医、教、研协同发展,锐意进取,止于至善,相信在全体科室成员的努力下定会再创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兼介入治疗中心主任,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临床工作近40年,发明多项介入新器械、新技术及新理论,尤其对肝胆肿瘤、食管癌、椎体骨折、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治疗有重要学术贡献,并写入国内外临床指南。近年来,针对中晚期肝癌,创新性发明或发展多种血管 介入和消融微创技术,牵头制订TACE临床指南和国际专家共识,发起肝癌介入多学科联。

产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