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健康产业--医疗与健康服务篇_中欧体育app全站_zoty中欧体育官网

中欧体育app全站.2022中国健康产业--医疗与健康服务篇

发布时间:2024-03-08 10:13:29 来源:zoty中欧体育官网 作者:zoty中欧体育 中欧体育app全站

  对于基础医保,通过控费增效保证医保基金长期可持续运行是重点,集采、支付方式改革等将进一步深入。

  1. 目前中国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问题并存,且未来将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50年必须持续面对的课题。未来,银发经济不仅是刚需,也是潜在的巨大市场,将从消费、医疗、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孕育新的机遇。

  2. 2021年是医疗服务市场政策频出的一年。国家带量采购持续扩围,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使医疗机构进入精细化预算和运营管理时代。口腔,眼科,医美,互联网保险等行业纷纷受到新政带来的强监管。而普惠性养老,“互联网+中医”等领域收到政策利好。政策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从2021年中逐渐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3. 在后疫情时代,各类前沿技术在不同场景下与医疗服务结合,深度赋能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提升和数智化转型。从技术成熟度曲线角度而言,AI影像领域已走过技术探索期的市场追捧,处于理性认知和商业爬升阶段,而数字疗法和脑科学技术尚处于技术探索加速期,收获大量市场关注和期望。

  4. 政策对社会化办医的鼓励态度不变,确定性也慢慢增强,对医疗服务赛道无疑是个积极利好的信号;医疗服务板块也从年初的高估值逐渐回落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医疗服务领域仍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

  目前中国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问题并存,且未来将日趋严重。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一组是新生儿人数。据国务院发布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已由2016年的1,786万下降到2021年的1,062万。即便政策层面上,国家放开了2孩、3孩政策,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相较上一年减少约500万人。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等多方面影响,生育水平将持续下降。

  一组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4.2%。随着“60后”群体步入退休年龄以及“80后”,“90后”的一孩政策影响,社会养老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在持续增长的老龄化人口社会中养老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021年3月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互协调,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同时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以由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构成。

  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8.76万亿,同比增长27%。2012年至2020年,全国养老机构数量由4.8万个增长至31.9万个,床位由417万张增长至824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占到养老机构总数的54.5%,床位数占到总数的55.8%。

  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连年上升,但相对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我国养老市场目前存在两极分化,一方面高端养老地产项目无法解决大部分人养老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大部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监管。在面对养老需求的消费升级及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等,市面上养老机构仍待发展。

  疫情后,公立医疗体系在“补短”,民营医疗在发展,数量和床位“双占比”持续提升。新冠疫情后,公立医疗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包括新建公立医院及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社会办医仍是主力框架的必要补充,鼓励发展专科特色医疗、高品质门诊型服务、新健康消费性医疗。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医院共3.6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与去年同期比较,公立医院减少38个,民营医院增加1,377个。与此同时,民营医疗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在发展2021年1-11月民营医院诊疗人次高达5.8亿人次,同比增长24.8%。

  同时,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由2015年的107.53万张增长至2020年的204.6万张,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73%,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同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3.45%;民营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占全部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比例已超过28%。

  在公立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减少、同时床位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民营医疗机构将在医疗服务的供给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No.4“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消费型医疗服务高速增长,“医美”赛道外,口腔、眼科、精神心理等成为行业持续热点

  近些年受益于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人口消费能力以及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等原因,消费者中出现年轻化趋势。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消费性医疗服务总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191亿元扩大至2020年8,8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6%。2021-2025年,预计将以22.9%的年复合增长率加速增长,到2025年预计达到23,930亿元。

  从历史5年不同专科医院增速来看,医务引领了整体专科医疗服务的增长,2015-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年均增速高达22.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卫健委发布《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0-2019年,整形外科医院的诊疗数由31.18万人次增加至101.54万人次,美容医院诊疗数由53.15万人次增加至837.71万人次。非手术类轻医美社会接受度不断提高、消费人群持续拓宽。

  眼科、口腔、精神心理均为近年成长速度较快的专科领域。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眼科市场总体规模达1700亿元,其中眼科医疗市场1240亿,占比73%。其中,相较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医院的针对性强,且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就医环境,越来越多的患者选营眼科医院就诊。2015-2019年,民营眼科市场从189.3亿元增长至40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7%。

  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为1199亿元,其中民营口腔医疗市场为831亿元, 占比近70%。口腔医疗机构由2015年的64,100家增值2020年的87,700家,预计2025年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将达到144,500家。

  相较眼科、齿科的蓬勃迅猛,精神心理市场发展较早但潜力巨大。十四五期间,卫健委提出加大精神卫生建设,尤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老年人的精神疾病防控方面,颁布印发了工作方案。早期的心理诊疗主要以公立医院的精神科室及专科医院为主,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心理健康+数字医疗”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自2009年起,国家提出深化改革医疗信息化至今已过去十几年,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基本做到医院全覆盖,二级及以下医院覆盖80%,渗透率增长较快。数据驱动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随着应用不断扩张和对管理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系统建设、电子阅片、挂号预约等服务外,如何应对医院对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服务的需求,才是各大企业能否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

  信息化建设逐渐向临床管理系统CIS转移,例如医疗影像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医嘱处理系统等。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对1017家医院的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其中921家医院全部应用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占比高达90.56%。其中有30.48%的医院使用了财务管理系统,27.93%的医院使用计划建设可是绩效考核系统。对于医院及大部分二级医院来说,精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需求不断上涨。预计2025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

  在新一代数字互联网技术迭代的进步和老龄化导致慢病高发的大环境下,数字医疗科技蓬勃发展。2021年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2035年健康中国与数字时代。

  数字疗法DTx是一种创新的临床医疗干预手段。根据国际数字疗法联盟给出的定义,DTx是向患者交付由高质量软件程序驱动的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治疗性干预,以治疗、管理或预防医学问题或疾病,可被独立使用,或是与药物、设备或其他疗法联用,从而优化患者护理及健康成果。

  DTx概念于2013年左右兴起,随着人们接受数字医疗概念及各国的政策方面放开,如今迎来行业发展的风口期。2019年FDA出台相关政策用于批准DTx,同年德国将DTx纳入医保。2020年12月日本首次将DTx纳入日本公共医保。2021年FDA首批用于治疗儿童斜弱视的DTx Luminopia,今年年初日本用于治疗戒烟的DTx CureApp也拿下了FDA认证和NMPA三类医疗器械证。数字疗法行业发展经过早期培育期,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新时期。

  2016年Elon Musk宣布成立Neuralink公司。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通过在志愿者大脑运动脑区植入电极,完成了解码脑电波、在大脑中直接合成语音等工作。同年,法国通过硬膜外皮质脑电与无限传输操控外骨骼来帮助瘫痪病人实现缓慢行等动作。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材料学等交叉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脑机接口从最早的科学幻想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脑机接口,是指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侵入式脑机接口常用来改善慢性意识障碍,不过侵入式在技术应用风险、材料壁垒与成本方面要求较高,目前占主导的仍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手术机器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欧美开始发展,像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Corindus血管介入机器人、美敦力腔镜机器人、CMR等,国内聚焦这一领域的赛道玩家有微创、精锋、术锐、睿心、长木谷等。

  我国手术机器人主要围绕着腔镜手术机器人、骨外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主要方向。国产手术机器人在2025年后将成为主流市场,在《医疗装备产品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大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原创手术机器人,提供更安全、创伤更小操作更灵活的手术机器人,能够让更多百姓收益由科技带来的医疗品质提升,在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丰厚的社会效益。

  医保改革与控费并行,通过开源节流与精细化管理提高基金运行整体效率。2021年财政拨款卫生健康支出18,445.65万元,占整体拨款支出的96%。截止到2021年底,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8万亿元,总支出2.4万亿元,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390.19万人次,基金支出637.84亿元。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起,就肩负着“医保、药品、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医保改革在现有总额预付制度下探索更加精细化的复合、多元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

  2021年医保局加大力度追查骗保等行为,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0.8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230余亿元。从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打击欺取医保专项行动开始,截至2021年年底共追回医保资金574.8亿元。

  2021年健康险增速减缓,2022年破万亿仍需解决现有痛点。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健康险市场速度放缓,全年保费收入8,447亿元,同比增长3.35%。虽然增速远低于过去同期3年的平均值,但相较于的整体保险业,仍是发展的势头。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重要补充,商业健康险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如细分险种不平衡,对过度医疗、赔付欺诈等管控能力。

产品说明书